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第2/2页)
    刘邦觉得这位公子看事情?的角度新鲜,也不由自主的支耳朵听后面二人的对话。    扶苏自然?学过秦史,他也是联想了当时,然?后点头,“他确实方?向对了,可比起我秦人又着实鲁莽。”    刘邦也不由点头,那?康王淫於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骂国老谏曰,为无颜之冠,以示勇。剖伛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1如何称得上君王二字。    琇莹笑意盈盈,摸了摸扶苏的脑袋,点头道,“他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功劳可比天大?,故而骄奢淫逸,至此身死?国灭。所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2《书》曰,满招损,谦受益。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    “妙极妙极,足下好见识!”    伴着话音落下的,还有附掌声,一人快步而来。    他一身麻布衣,约摸二十出头,乌发被木簪盘起,手中握着书简,气质温雅柔和,像是早晨刚升起时,被云边隔着的阳光,不逼人,只叫人觉得柔和持重。    他虽沉稳儒雅,却是与李斯不同?,李斯带着功利,眼神中透露出精光,他不同?,全是清澈的未曾被敲打过,还存于身的志气。    一照面,他的眼睛就告诉琇莹他想出头。    二十四岁的青年人啊藏不住事,一照面琇莹就知道这人不像是个淡泊名利的。    也是,他要是真?的淡泊,也不会在阿兄死?了后,就立马蹦哒起来啊。    当时鼓动刘邦起义的架势,可不像是临时起意。    但琇莹却不是在怪罪什么?,他只是感慨。    因为他多年随在他阿兄身边,除了阿兄,或许没有谁能比他更加了解秦了,秦亡有多种原因,任何东西的毁坏都不是一朝一夕,即使秦这个刚粘好的破烂的花瓶。    秦之亡,是他们做的不好,火已经起了,若将所有苦痛损失归责于这些趁风来抢劫的,未免荒谬。    他知道,所以他对萧何一行?人没有好恶,甚至于他对他们有些好感,因为他在后世书页的翻阅中知道,是他们接收了我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修我秦律,尊我秦制,让我阿兄的心血不至于随王朝一同?灰飞烟灭。    或许这也是刘邦那?般讨厌,他却总不想杀刘邦的原因吧。    不问来路,不问是否蓄谋已久,总归是他们让天下百姓重新归整。起码因为他们,后世千秋万代有了记得我阿兄的机会。    所以他不愿眼前的这个青年人怀才不遇等待二十年,所以他定下了来这里的计划。    我有钟鼓馔玉,你们有无才华,有无勇力,让我见见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