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第2/2页)
后生,来沈家相看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下文。    原因嘛,大概是那个“克夫”的谣言。    原来,沈绮十三岁上,爹爹就跟镇子上开医馆的许家定了亲,此后两家就当亲戚来往,只等她满了十六岁就行嫁娶之礼。    没想到,临成亲的头两个月,许家大郎许游突然一病不起,不省人事,治了两三个月也不见好转。许家爹爹亲自登门,说怕耽误沈绮做了望门寡,只好要回了聘礼,就当是退了这门亲事。    没想到,退亲三天后,许游就醒了过来,七日后,就下了床,半个月,就痊愈了。    可是许家再也没提定亲、嫁娶的事情。    慢慢的,街坊间就开始传沈绮八字不好,生来克夫的流言。    若非如此,怎么许家一退亲,儿子的病就好了呢?    这样的流言,自然没人当着沈家人的面说,可时间久了,沈家人都知道了,虽然不信,心里也不是滋味。    好在,一家有女百家求。    退亲后,陆续来相亲的人也不少,但凡见过沈绮的样貌,几乎没有不中意的,可一打听到所谓“克夫”的名声,就都打了退堂鼓。    这一耽误,就是两年,沈绮就快十八岁了。    嫂嫂乔氏从后边过来,见沈绮坐在门槛上择菜。    “月丫头,怎么不进去?”    沈绮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又指了指里面,示意屋里有人。    乔氏看了,就一扭身,挨着沈绮坐下了,压低声音说话。    “又是给你说亲的?”    沈绮点了点头。    “哪儿的人家?”    “好像是平山县。”    姑嫂两人低声说着话,慢慢一起择完了毛豆,刚要起身,娘亲张氏走过来了,看着脸上喜滋滋的。    看来是已经把媒婆送走了。    嫂嫂问:“娘,这个媒婆说的是哪家?”    张氏道:“说是平山县城里的大户,姓谢,家里开生药铺的,很是阔绰。”    沈绮问:“家境倒是其次,不知道家里人如何?”    “她说,这谢家一共两房,这家是大房,二房有个堂哥,所以他行二。娘去世早,家中爹爹尚在,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子,嫁进去便是当家的主母。”    沈绮望着母亲欲言又止,嫂嫂懂她的心思,替她问了出来。    “那这后生呢,人怎么样?”    “薛媒婆说是自己亲眼见过这位谢家二郎,长得可俊呢,身量嘛,比咱家老大还高些。只是年岁大些,二十四岁,比咱家小月儿大了六岁呢。”    沈绮听了,忍不住摇摇头。    “媒婆把他家说得这么好,却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成婚,必然有个缘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