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2/2页)
,三鲜的不要了要改成芹菜肉的……对吗?”    女顾客愣住,显然没想到关春玲只是旁观者而已,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摊摆儿练出来的。    在桐叶镇,比这女顾客更刁钻的海了去了。    尤其是逢年过节带着一大串孙子孙女儿从农村来镇上赶集的老太太们,    又舍不得钱,又想打打牙祭。    花最少的钱买一份工人饭,还要关春玲行个方便,这个菜也给一点、那个菜也给一点……    这种情况多了,关春玲就会特别关注这些喜欢出尔反尔的。    正好这女顾客叽哩哇啦的,    当时唐林一个人又要管好几个顾客,一时出了错。    还是关春玲给纠正的呢!    见关春玲说得清清楚楚,女顾客拿着这份芹菜肉的饺子,满面通红。    “你们这什么饺子啊?”女顾客气愤地说道,“吃着都是臭的!”    关春玲又道:“我们这儿点了水饺的客人,也不单只有您一个人,您要是觉得这饺子味道不对,大可以问问其他顾客。”    当下就有顾客说道:“不会啊这饺子挺好吃的!不夸张的说,我很久没吃过这么正宗的饺子了……做饺子的师傅,您是东北人吗?”    唐林爸立刻说道:“对!我们是哈尔滨人,您可真识货,一口就吃出了东北的味道。”    那顾客笑道:“我两年前去哈尔滨出过差,在市卫食堂吃过一次大葱水饺,一直惦记到现在……”    关春玲又笑着问女顾客,“要不您再试试,这饺子到底好不好吃。”    女顾客还是觉得面子上下不来,但也没再发作。    正好她的孩子闹着要吃饺子,她正在气头上,一巴掌拍在孩子头上。    孩子哇一声哭了。    喧闹的环境好像瞬间凉了下来。    关春玲从自己的串串香摊子那儿拿了一串卤海带,递给女顾客,“哄哄孩子吧,出来玩儿,就是图个心情。这个免费送给小朋友,当竹签子别扎到嘴了。”    水饺带肉的二角五一份,    串串香里的素海带两分钱一串,    女顾客“呀”了一声,接过关春玲递来的海带,不好意思地向唐林道歉,“刚才……我、我就是被这孩子给吵晕了头,太乱了可能我给忘了,不好意思哈!”    然后又举着海带向关春玲道谢,“谢谢。”    就这样,一场风波消失了。    ——春玲美食集市开张的第一天,非常非常混乱。    但也不算太混乱。    只能说,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乱,    到了后来,大家渐渐习惯这样的配合了……    所有的小贩都有如下共同的感觉:    一是不用再担心城管什么时候出现,自己的摊子是会被掀、还是被没收了,    一是营业时间变长了,    一是可以想坐下休息就坐下休息了,    一是客源稳定、而且也多了很多。    晚上十一点半,大家打扫卫生,收拾好档口,然后关上门算账。    账目一算出来,大家立刻兴奋了!    营业额是他们平时在外头当小贩时,至少高出一倍有余。    有的人甚至高出了三倍!    当然了,还得刨开分摊的铺租、水电、雇工工资等等成本。    但就算是这样,总体说来还是比平时赚的;    也比平时轻松很多。    何况大家还有家人在店里当点菜员、洗碗工什么的,还能稳赚上一笔!    大家高兴得不行,热烈地议论了起来:    “今天不是休息天哪!如果是休息天,估计我们还能赚更多!”    “照这样下去啊,我们一个月挣一千块钱吧?”    “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出这样的办法呢?还是多亏了小关啊!”    “问题是,就算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也没有这么便宜的铺租啊!”    “这样的好日子为什么只有三个月啊!”    “哎你们说,虽然这么赚钱的日子只有三个月,但我们有没有可能靠着这三个月的效益,成为户均万元户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