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 (第2/2页)
能让朝中缓一口气。” 正是这样才叫人发愁。 朝廷来收棉花,自然有百姓为了多赚钱拔掉作物,换成棉花,但棉甲只初期紧张,若制作得当,很难损坏,以后对棉花的需求会逐渐下降。那些换了作物的百姓卖不掉棉花,一家要如何生存? 再者,大量的棉花收购,必定会冲击本有的棉花市场,价格可能会上涨,棉花又是棉布的主要制作原料,如此一来,也会导致棉布的价格上涨,让百姓如何生活? 祝时晏不好解释这种宏观经济学,只能叹气。 假若天降良种就好了。 由于还在国丧期间,不许饮酒,琼林宴上摆的多是茶杯。 除祝时晏外,还有不少官员也来到琼林宴上,坐在小皇帝的左下首,而今科进士,依照排名,依次在他的右下手。 距离祝时晏最近的就是贺隋光。 祝时晏冲他举了举茶杯:“近日可好?” “回陛下,一切皆好。”贺隋光也举起茶杯,将杯中清茶一饮而尽。 琼林宴需作诗、饮酒,如今酒不能饮,诗倒是可以多作几首。 酣畅的宴会中,祝时晏分祝滴酒未沾,却多了一分醉意,撑着脸,落拓不羁地倚靠在座位上,举起银箸,敲在碗上,轻轻地唱了一首歌: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2” 他声音很轻,在满堂宾客中,只有寥寥几人听见了这歌声。 这是西宁府常见的民歌。 贺隋光忽地抬头,眨了眨眼,去看台上的小皇帝。 满目喧闹中,小皇帝独自坐在高台之上,身畔无人,甚是寂寥。 他眼眶一热,那枚锦囊正贴在怀中,彰显着存在感。 是陛下正在为朝中之事烦心? 不知道这枚怪异的种子,能不能解了陛下的烦心事? 贺隋光只恨自己尚无上朝的资格,只能在翰林院中处理文书,帮不到陛下。 他正欲开口,却见陛下身边的宦官急匆匆走来,俯身在对方身边耳语。 原先不大高兴的小皇帝,在听到那句话后,眸中陡然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甚至放下银箸,提前离席。 琼林宴的主要角色是新科进士,皇帝来是彰显他对科举的重视,若提前离席,不算什么大事。 先帝时,不要说提前离席,就连不来都是常有的事。 只是当今重视今科进士,不像是中途而废之人。不少人浅酌一口杯中酒,不免思考:陛下究竟听到了什么消息? 他想起祝时宴曾经为了救他,瞎编过一模一样的话,心脏立刻一痛,那种痛苦就像是灵魂被抽离了身体,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躯壳,在无尽的黑暗中徘徊,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而艰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