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3节  (第2/2页)
在设计院上班,而是某基建单位,基建工程在哪地,茅家老二就要呆在哪里工作,所以也是全国各地跑,并不是经常呆在杭城。    两个女儿不说,茅国胜刚进单位工作第三年,就碰到了茅康山被人告发下放。    茅国胜那几年肯定在省建院受了些委屈。    等茅康山重返省建院恢复工作,最喜欢的大儿子得病死了,茅康山的炮仗脾气好像都被吓没了。    从此,茅康山成了一个独来独往的人。    以往的门生故旧全不联系,就算上了门也被茅康山冷待。    茅国胜还以为熬到亲爹返城能升官发财了,谁知道茅康山根本不插手省建院的管理工作,茅国胜自认怀才不遇,和亲爹就有了点嫌隙。    “省建院那些人说,茅老师的小儿媳妇时常在外面说,茅国胜就是被茅老师给耽误了,茅老师亏欠茅国胜的,所以郑淑琴把省建院分给茅老师的三室换过去,似乎理直气壮。”    夏晓兰哼了一声:    “父母生下来养大,还送他上学,又让他进了省建院工作。敢情他享受的这些就不叫好处?怀才就像怀孕,要真的才气冲天,谁也不眼瞎,别人早就看出来了。”    说到底,还是本事不够硬。    自身情商能力也不突出,才会蹉跎多年。    本事够硬的就如茅康山,得罪再多的人又如何,省建院还不是要将茅康山返聘。    还要按茅康山的资格,给他分配三室一厅的房子,    就连夏晓兰,一听茅康山要收她当徒弟,哪怕茅康山同时说明给他当徒弟会有麻烦,夏晓兰还不是屁颠颠带着礼物上门。    茅康山的才华,是那种被关进小黑屋里,自身就能发光照亮漆黑房间的!    原来茅家是这么个情况,她之前只能打听到茅康山在圈子里的“英雄事迹”,到了杭城才能探到茅康山的家事。    师傅有事,弟子代劳。    茅老师因为大儿子的病逝和动荡年代的经历心灰意冷,小儿媳妇理所当然认为茅老师亏欠茅国胜,对公婆都不甚尊敬,更谈不上孝顺。    夏晓兰没心思替茅康山管教儿媳妇。    活到郑淑琴那岁数,脾性都定型了,夏晓兰才不会费那个力气。    倒是茅国胜,似乎还能抢救一下,起码还有点廉耻心。    不是以为自己怀才不遇吗?    夏晓兰倒要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郑淑琴跟着去鹏城就算了,茅老师和师娘身前是该有个人鞍前马后跑跑腿,夏晓兰自己忙起来不一定顾得上。那就给茅国胜一个机会表现下孝心。    “葛剑,你有没有问清楚,省建院的领导是哪个,住在哪一户?”    这些消息是必须弄清楚的。    葛剑也是锻炼出来了,办这样的事得心应手。    “一个副院长姓钟,负责管分房的事。”    夏晓兰点头,“……那就去找找这个钟院长,先不说房子的事,先给茅国胜请个假!”    ……    茅国胜对一切都懵懂无知。    郑淑琴问他夏晓兰到底是什么来历,茅国胜下午自己都听得稀里糊涂,怎么和老婆说?    “我就听见小夏和老爷子说要开什么公司,老爷子说什么资历不用操心,让小夏准备好注册资金。小夏又说事情一定要在国庆节以前办好,老爷子答应了。”    开公司?    郑淑琴一推茅国胜:    “原来是这样!难怪送这样的重的礼,我就说了哪有这样孝顺的徒弟,就是要求老爷子办事!老爷子也不知道怎么想通了,愿意帮人疏通关系……茅国胜,我听说现在开公司赚钱的很,你亲爹有这样的关系,不帮你一把,却去帮什么小夏,是不是昏了头?”    茅国胜也不舒服。    其实真叫他们辞了稳定的工作出去做生意,既摸不到门槛,也没胆子。    但郑淑琴这样一说,好像真有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摆在面前,被茅康山给送给了外人一样。    茅国胜的不舒服没持续太久,郑淑琴骂他没出息,他回忆起来一个关键点:    “小夏说准备了100万的注册资金,老爷子才帮她的,你别只怪老爷子,要让我们拿100万,称斤轮两卖了,能拿的出来吗?”    郑淑琴傻眼。    100万?    她家养三个孩子呢,别说100万,就是一万块钱也拿不出来的!    郑淑琴的心像是被烫了一下,喃喃道:    “小夏能有100万?老爷子别是被骗了吧!”    第981章 牛皮一个比一个大!(3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