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9节  (第1/2页)
    刘芬和汤宏恩坐一个车,本身就比较紧张,哪有心思去管别的。汤宏恩没再表白,没把话题停留在两人的事儿上,问了她不少生意上的事。知道她一下子要拿两个店的货,这个工作量真的不轻松。    汤宏恩也听出了刘芬话里话外的担心,他想了想,语气轻松道:    “刘芬同志,你可能不知道我第一次见你是在哪里。”    和汤宏恩说话,不知不觉就被他带跑了节奏,刘芬就奇怪了,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鹏城的小渔村。她记得汤宏恩的眼睛摔碎了,淋了雨半夜发烧,大家一起将他背去医院。    “不是渔村,是在羊城的一家酒楼,你当时和晓兰一起第一次吃早茶,好像很不习惯酒楼那种环境?”    酒楼吃早茶?    那是晓兰第一次带自己到羊城的时候?    刘芬当时比较忐忑,根本不记得酒楼里有汤宏恩。    汤宏恩那会儿连刘芬长啥样都没瞧清楚,现在说起来,仿佛他那时候就开始关注刘芬一样,汤市长腹黑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你那会儿和现在不太一样,我不是说你的外表,而是刚进城的紧张无措。刘芬同志,我这样说并不是嘲笑和轻视你,其实我很惊讶,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被晓兰带着出远门都紧张,到自己南下进货,你进步的很快。你看这世上大部分人被栓死在固定的一个地方,哪里都不敢去,也不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你已经走在了大部分人前面,没什么好紧张的,你拿1万块钱的货是怎么做的,拿10万还是那么做。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拿10万的货,你能谈更低的进价。”    汤宏恩这段话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他有意刘芬,很重要一点就是欣赏刘芬的韧性,别看刘芬瞧起来老实巴交,她比好多男同志有勇气多了。    都是被逼到没办法,并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改变,有些人越是困境越萎靡,这“有些人”还不是少数。    刘芬都听呆了,特别是汤宏恩最后一句小幽默,让她忍不住嘴角上扬。    和汤宏恩共处一室,只要汤宏恩愿意,除了紧张,他还能让别人感到愉快。    刘芬都没控制住自己,尽管这个笑容非常短暂,因为她又想起了自己和汤市长之间巨大的鸿沟,她不敢在汤宏恩面前这么随便,会让汤市长误会。    “谢谢您。”    感激是很感激,汤宏恩越是胸襟宽广,博学体贴,刘芬知道和对方的距离就越远。    她凭啥能配得上这样的男人?    汤宏恩看她笑容出现又收敛,知道刘芬多半又要说两人不合适。    总是被拒绝,谁也不会高兴,没等她开口,汤宏恩就抢着说话,“好像是到了,你看看是不是这个招待所?”    抬头一看,还真到了。    光顾着听汤宏恩说话,刘芬都不知道车啥时候停下来的!    小王握着方向盘一脸无辜,尽量把自己的存在感降低——人到中年的领导忽然要谈情说爱,他这个当司机的能怎么办?不给领导制造机会,分分钟有更机灵的新人抢走他的工作岗位!    第764章 听着像要分手(3更)    “汤先生,谢谢您。”    到了地方刘芬就赶紧下车,和汤宏恩呆久了,很难不对他产生好感。    汤宏恩也不勉强她,他又不是着急结婚,抓紧机会和刘芬多相处,这件事的进度,汤宏恩自有打算。    不能让刘芬忘记他存在,也不能逼的太急了。    “那我就不送你进去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随时给我打电话。”    汤宏恩把写着自己办公室电话号码的纸条塞给她,冲她挥挥手,小王一踩油门就跑了。    就是当初夏晓兰,百般抱大腿,拿到的电话号码,只能联系上小王,这就是差距,夏晓兰不服气都不行。    车子开走的快,刘芬提着行李,捏着手里的纸条觉得很烫手。    她手忙脚乱将纸条揣在行李袋的小侧包里,走了几步,又把纸条翻出来放在裤兜里。    她也解释不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不敢深想,提着行李袋走进招待所。    掏出介绍信,说自己找李凤梅。    “2楼4号房,自己找!”    招待所的人丢给刘芬一把钥匙,态度一点也不和蔼。    刘芬想起夏晓兰教的销售技巧,招待所和国营商店这种地方的工作人员态度差,刘芬是习惯了的。也不仅是羊城,商都那边也这样,有了钱她都不愿意逛百货大楼那种地方,买个东西还要看人脸色,让她心里不舒服。    她现在觉得晓兰说的对,顾客花了钱,就要让顾客感到高兴。    同样是卖衣服,‘蓝凤凰’的店员客气又热情,百货商店的售货员态度傲慢,‘蓝凤凰’的生意就该比百货商店好!    没有卖不出去的衣服,只有不努力的销售员。    刘芬没和招待所的前台计较,抓起钥匙就自己上楼。    她自己没意识到,汤宏恩的肯定,让她多了许多自信!    拿10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